媒體報導|媽!我們上新聞了啦 

  • 走走家具的創業力量-臺灣新創家具品牌的創業與募資經驗談

    走走家具 於 2019-08-03 發表

    為什麼會有「走走家具」?

    在這個薪水沒漲房價卻高漲,至少要付上二十年房貸才能擁有自己房子的年代,有許多人評估,長期租屋的好處是不會被貸款綁住,甚至可以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也因此「走走家具」成為一股新趨勢,一種新的生活與消費模式-「走走家具」主要能為居家提升質感外,最大的特性如他的品牌名稱:「走走」,對於都市族群而言,因尺寸的設計,讓家具可以在城市中利用小客車方便地移動;在家具的結構上也擁有自己的特殊卡榫專利,使家具在組裝與拆解的重複循環中不會損壞,因此讓家具除了能在城市中移動,並能延續家具的使用壽命,不用因為搬家而丟掉重買家具,提供給消費者具美感又耐用的新選擇。
     


    突破家具產業現況


    因創業理念與家具相關,而投入了解臺灣家具產業之中的三位共同創辦人,在初期研究的過程中,發現從過去到現在的家具傳統產業,一直處於代工發達的狀態,製作的品質優良,甚至能代工到國外精品品牌家具的程度,但再怎麼做,終究是國外的產品。直到近幾年,東南亞國家的代工紛紛崛起,加工費便宜再加上人工便宜,使訂單逐漸轉移至東南亞市場。臺灣工廠外移的外移,留下的,卻也不同以往繁盛時期有滿滿的訂單,僅有少數的工廠試著轉型為觀光工廠,或者開始辛苦的拓展自己工廠的品牌線。整體而言,臺灣的家具工廠一方面產線不如以往,有些工廠幾乎剩下幾個年邁的老師傅以及少數外籍工作者,除了工廠的二三代以外,幾乎很少年輕人的蹤影,而家具產業也因此逐漸成為夕陽產業。

    走過許許多多的工廠,每間有意願合作的工廠,團隊都誠心的實地拜訪,並從上一代師傅們的口中,得知關於家具產業的演變,以及他們所經歷的一切。但每當望著空蕩蕩的工廠,聽到「幾年前還是滿滿的員工呢….機器到晚上都要不停的運作…」,工廠大哥的口氣略帶著無奈與嘆息,團隊開始思考著這些台灣工廠的故事,「走走家具」又能為臺灣家具產業做些什麼呢?

    「走走家具」希望藉由過去的所學-以「設計」為出發,決定做出屬於自己的「臺灣品牌」!用「臺灣的設計力」加上「臺灣的工廠技術」,希望透過臺灣自創品牌結合優良製造的方式,能夠增加臺灣工廠的續航力。雖然目前「走走家具」這個小品牌還不足改變夕陽產業的現況,如果未來有幸,「走走家具」能成功外銷至國外市場,向臺灣工廠固定下單,提升工廠更大量的產能,是公司最終期望達到的目標,也希望能因為「走走家具」正在做的事情,讓更多臺灣品牌的設計師看見,並同樣願意善用臺灣的工廠資源,進行生產。
     

     

    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最初團隊的目標就鎖定要上到群眾集資平台,一是能將「走走家具」的新理念新產品知名度擴大化,二是因為產品量產(尤其家具)需要一大筆資金的高生產門檻,而群眾集資的模式,就是類似產品預購,先有訂單和資金,再來進行生產,同時,新產品用新的方式銷售,會提升大眾的接納度。

    隨著「走走家具」的產品一件件的被研發出來,團隊三人在短短約一年左右的時間,緊鑼密鼓的設計、打樣、測試,完成了最開始的家具八件組-一個套房的家具應有盡有,包含床架、衣架、桌椅組、置物架系列…等,而且最強的是用一台小客車的後座加後車廂,就能平整地一次放進八件家具!

    在第一批產品設計調整即將完成之際,聯繫了集資平台「嘖嘖」,那時對於集資只有模糊概念,因此短短一個月的集資活動,其實將近籌備了近半年的時間,從一開始活動預熱,到產品即將開賣,拜訪工廠、確定供應商、拍攝、錄影、收集問卷、辦體驗活動,那時團隊三人無所不用其極,可以說是用盡一切全力,過程中也陸續收到許多人留言熱切的關注,幫忙打氣與鼓勵,所以也讓她們覺得這一次的群眾募資一定會成功。

    殘酷的事實是:2017年3月16日,集資專案上線的第一天,成果完全不如預期。線上有人氣、有詢問、有討論、有觀眾,卻沒有幾個真正的贊助者,每天看著集資的金額停滯,「走走家具」瞬間成了一個叫好不叫座的專案。儘管團隊快馬加鞭地不斷補上更多的圖片、影片與說明素材,增加更多現場說明會場次,即使大家說明會現場聽得感動,也都無法對這個專案有更大的成長…

    此時團隊三人的能量在削減,能做的事也實在有限。大約過了忙碌的兩週後,疲憊又崩潰的三人,每一天都是煎熬,眼看著雖然集資還差一些就能達標,但與原本預期目標落差實在太大,想必這之間一定有原因,於是團隊決定忍著痛,停止這次的「走走家具」群募計畫,發出了一封團隊誠摯的道歉信,將近六十萬的款項全數退回給贊助者,此刻,也讓團隊停下來好好檢視這個計畫究竟是哪裡出問題,找到問題,未來有機會能好好繼續朝目標邁進。

     


    跌倒成了再站起的重要經驗


    那時的募資失敗,使團隊信心被打擊到蕩然無存,付出一年多不分日夜的努力,心血彷彿就要付諸東流,也因為這次心痛的教訓,讓團隊有了重新檢視自己的機會。這裡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先收集許多網友與說明會現場民眾的反饋,把好與不好的都把重點統整記錄起來;第二部分:重新檢視集資頁面,集資頁面上可以分類出幾種重要資訊:

    1.集資影片
    2.圖片素材
    3.文案內容
    4.回饋方案

    經由團隊的整體評估過後,同時也參考了幾個過去成功以及幾個正在線上的案例,發現到以下幾個問題點:

    1.組合不彈性,方案過多

    「走走家具」的理念是希望大家能擁有「帶著走的家」,所以推出方案都是「成套系列」,包套的缺點就是某些品項消費者不需要,如果用單品購入價格又不划算。那時候解決方式就是不斷增加方案提供給對方購買,沒想到回饋方案越來越長,選擇越多反而導致更多猶豫不決的狀況。

    2.找不到想要的產品資訊

    一口氣要介紹八個產品,產品頁面的說明做得非常長,觀者必須很有耐心才能看完,因產品內容很多,要找到自己想看的資訊不易,尋找過程中容易放棄。尤其在這網路購物發達的現代,大家都在追求購物的簡單與快速,而「走走家具」的方案頁面,卻與這個時代的步調背馳而行。

    3.品牌知名度的不足

    家具屬於決策複雜度極高的品項,加上「走走家具」非低價位路線,在對新品牌的陌生下,信任度較低,且那時能體驗「走走家具」的地點不多,因預算不足,當時的實體展示點,交通並不便利,雖然現場體驗過的民眾幾乎都很喜歡,但實際體驗過的人數卻不夠多,加上網路上搜尋「走走家具」完全沒有評價的情況下,便悄悄地流失了這些關注的人。
     


    走走家具募資成功的關鍵

    第一次的集資結束是在四月初,而重啟的過程,團隊大概花了三個月的時間,除了檢討與反省外,並思考能不能更好,讓整個集資的流程更適合「走走家具」、更貼近贊助者。直到六月底的時候,「走走家具」正式重新再次上線集資,不過這次是在自己的官網上獨立集資,並完成了以下幾項重要的改變關鍵:

    1.增加組合方案的彈性

    自己喜歡的方案自己搭配,這次不再是幫贊助者包好成套販售,而是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品項加入購物車,利用滿額折扣的方式來優惠給組合的人,買越多折扣也越多,這增加了很多人買組合的意願。

    2.產品資訊更直覺

    每一個產品都有獨立介紹頁面,鎖定到想買的品項,點擊產品專屬頁面,這樣觀看者可以很專注地看到想要的資訊,而不會迷失在茫茫文字海中。當能看清楚資訊,自然會增加購買產品的意願。

    3.增加曝光機會

    把臺中和臺北的實體點位置換了,換到交通上更容易抵達,靠近市區的位置,搭配上線第一天的facebook直播,推廣集資開始的消息,在超級早鳥優惠的方案加持下,直播結束當晚,網站上就多累積大約新臺幣50萬元的贊助金額。
     


    還好皇天不負苦心人,「走走家具」專案在上線的第一天,就達標至新臺幣110萬元,更巧的是,之前投件的國際設計競賽Ret dot紅點設計獎,就在專案上線的第二週收到獲獎通知,對於當時的團隊而言,真是一則如虎添翼的好消息!

    直到8月1日集資結束,最後總共募集到新臺幣2,907,460 元,參與計畫人次到達 234 人,也算是為首次集資經驗劃下一個完整美好的句點。而在結束首次集資後沒有多久,「走走家具」團隊又再獲得IF國際設計概念大獎的肯定,也讓產品後來順利的在官網持續販售。
     


    https://www.facebook.com/ILoveGOGOFurniture/photos/a.542918195896643/1016668545188270/?type=3&theater


    挑戰重返集資平台

    從哪裡跌倒的,就要從哪裡重新再站起來。2018年底團隊選擇讓新產品再次回到「嘖嘖」平台上集資,「走走家具」走到今年已經來到第三年了,產品還是持續的推出中,在這三年間,又累積了更多產品銷售的實際經驗,對於購買過「走走家具」的消費者進行問卷與面對面訪談,甚至透過實際約訪在消費者家中,看看他們家中都是如何使用「走走家具」的。仔細聆聽與觀察,使團隊逐漸能掌握消費者與市場的喜好,也了解到「走走家具」是如何融入在大家的生活中。

    這次「走走家具」推出了「走走模組雙人床架」,集資企劃經歷近半年緊鑼密鼓地籌備,產品測試到活動預熱,搜集了過去使用者對於各種床架痛點,再結合「走走家具」的設計感、易組裝、易搬運等各種特性,產生了這個新一代家庭都想擁有,裡外兼具的雙人床架。這次團隊已經熟悉群眾集資的運作方式,也培養了一群固定會關注與分享的粉絲,對於這次集資的結果更有信心。 2018年11月,設立的新臺幣38萬元門檻,專案上線後在短短一個小時內就達標,最後結束是在2019年2月,歷經大約三個月的時間,最後雙人床架專案總集資金額來到新臺幣9,793,780元,為「走走家具」這個新創品牌創下了新的里程碑,也為臺灣的家具集資創下新紀錄!

    結束集資的那一刻,團隊很開心,但並沒有感性的彼此抱頭痛哭,而是很平靜的接受這個結果,腦中已經理性的開始排程計算著,接下來要跟工廠下多少單、什麼時候排上產線、何時可以品檢出貨….等等。集資的結果是美好,但接下來要面對工廠到出貨還有面對消費者也是相對是龐大的責任與任務。

     


    創業猶如在懸崖邊奔跑

    雖然創業的路步步困難,猶如膽戰心驚地走在懸崖邊緣,曾創業過的前輩說:「創業就是這樣,一開始總是小心翼翼地走,深怕一不小心便會墜落崖底,一段時間逐漸適應後,你發現你依然身在懸崖邊,但你已經可以開始慢慢地走路,甚至發現自己可以奔跑在懸崖邊了。」聽著聽著,彷彿腦中能浮現那樣的畫面。

    創業的下一步,隨時都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挑戰與抉擇,而這些選擇,都會影響著你接下來沿途會看見的風景,無論是好風景還是壞風景,都是自己要承擔的。
     


    新成員的加入,朝理想更近一步

    「走走家具」依然如公司的名稱「良路」設計一樣,堅持「良」好的設計與品質,會一直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每一天工作都在實踐這個理想。「走走家具」在今年終於有能力再加入了兩位新的工作夥伴與公司一起奮鬥,也因為新進人員而開始建立與調整公司制度使其更完善,期待能為公司帶來更高效的生產力。

    從第一天至今,團隊始終相信著「走走家具」創業時的理念,相信總有一天會發光發熱,會讓大家、讓全世界,認識這個屬於臺灣的家具設計品牌。
     

  • 走走部落格 BLOG

    我們寫下關於走走家具的故事,創業的真實、生活的知識、充滿歡笑與淚水的過程,各種故事帶來不同感動,期待您的支持,與走走家具一同寫下新篇章,一個屬於台灣品牌的故事。

    文章分類 CATEGORY

我想訂閱

本文作者

相關文章推薦